煤矸石固廢資源再利用“變廢為寶”
煤矸石是煤炭生產過程中的固體廢棄物,同時還存在對環(huán)境和生物嚴重的二次污染。煤矸石棄置不用,不僅占用大量土地,逸出或浸出的硫化物還會污染大氣、農田和水體。據統(tǒng)計,全國國有煤礦現有矸石山1500余座,堆積量30億噸以上,煤矸石固廢處理成為煤礦企業(yè)的難題,各地政府也為此付出較大的經濟成本。
近年來,國內煤矸石綜合利用大多應用在發(fā)電、做黏土磚和地面填充料等附加值較低領域,從煤矸石中提取化工產品種類單一,在經濟上難有優(yōu)勢。然而,將這些煤矸石制作成陶粒然后制成自保溫砌塊磚,可用于建筑領域。此陶粒生產線目前可年處理煤矸石5000噸。經過一期項目近兩年的試運行,驗證了工藝流程均能按實驗標準運行,鋁收率可達92%、鐵收率可達97%。新投產的二期項目主要試驗以“廢渣”和回收副產品為原料,提取硅、堿等有價元素,同時剩余不超過10%的殘渣可用作玻璃添加劑。
運行數據顯示,年處理100萬噸煤矸石可綜合提取總產值達209500萬元的有價元素,總成本估算約為161750萬元,稅前利潤為47750萬元,相當于企業(yè)再新建兩個100萬噸煤礦所產生的效益。
“也就是說,每加工1噸煤矸石,大約可產出150公斤鐵紅、250公斤氫氧化鋁、40公斤金屬鈦及600公斤硅。按目前市場價產值來算,可賺取利潤477元?!毕呐e佩教授介紹,隨著今后國際市場有色金屬需求量的增加和鋁土礦資源的不斷耗竭, 煤矸石作為后備鋁資源加以利用具有重要意義。還可讓煤礦企業(yè)節(jié)約大量土地和煤矸石處理費用,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“綠色”雙贏。